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贝聿铭
贝老鼎力完成的苏州博物馆,就是物境、情境、意境三境合一的示范之作。“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苏州园林雅趣与科技前沿成果有机的统合起来,借助水面形成的轮廓与剪影与紧邻的拙政园和忠王府相互借景,相互辉映,融会贯通,珠联壁合。
这种巧妙的联系方法似是苏州园林现代化的延伸,又像是对未来新生活的诠释。展现了一种恣意的潇洒,一种简洁的大气和低调的奢华。
米芾曾有词云:“奇胜处,每凭栏,定忘还。好山如画,水绕云萦,无计成闲。”其词意和意境只有潜身在苏州博物馆整体的联系中,才能体味贝聿铭大师一生推崇米芾山水所独特的米点江山,舒卷烟云的艺术境界。
苏州博物馆
“ 2015年12月21日是我约定拜访安藤忠雄先生位于大阪的事务所的日子。已经74岁的他精力充沛,带着关西人特有的爽朗。我曾经在安藤忠雄先生著作《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看到这样一段话:‘所谓建筑并不是随着完成即停止生长的静止物品,只要社会上的人们持续使用,它就是一种经常变化成长的生物’。我希望,能够将有生命的建筑送到社会面前。”
建筑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产物。建筑与人休戚相关,须臾不可分离透过建筑可以一窥国家的面貌、城市的风格和公民的精神状态。人的尺度就是建筑的尺度,人的价值就是建筑的价值,人的属性就是建筑的属性。因此,建筑学理论并不像边界清晰的学科那样,有着自成体系的逻辑一贯性。譬如,化学中的化合与分解,牛顿力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数学中的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又譬如经济学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等等。
建筑学理论与其说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不如说是各种学科的交集。它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知识体系。一个化学家可以不懂艺术而成绩斐然,一个建筑学家如果缺乏跨学科知识则很难达至一流。
同样,建筑物一定表现出知识集成的特点,以此来反证建筑学家知识占有的丰富性。建筑与人的发展相生相伴,建筑也透过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鲜明地折射出人的基本属性一物质性、社会性和知识性。物质性是人的第一属性,社会性是人的现实属性,知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相对应的,建筑理论也应该而且必然反映出物质性、社会性和知识性的特征。
“视有所无,满而不溢”
“儒为名高,贾为利厚”
读书人追求“义”,商人追求“利”
儒商——以和为贵,以仁为本
商而兼士,贾而好儒
——山西晋院